提供成语众口之辩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众口之辩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众口之辩
成语名字:众口之辩
成语发音:zhòng kǒu zhī biàn
成语解释: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公孙龙问于魏牟曰:‘龙少学先王之道,长而明仁义之行,合同异,杂坚白,然不然,可不可,因百
成语造句:
众口之辩的成语接龙
辩开头的成语
辩才无碍biàn cái wú ài
碍:滞碍。本是佛教用语,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
辩才无阂biàn cái wú hé
佛教语。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
辩口利辞biàn kǒu lì cí
辩口:口才好,善于辩论。指能言善辩,伶牙俐齿
辩口利舌biàn kǒu lì cí
指能言善辩,伶牙利嘴。
众结尾的成语
博施济众bó shī jì zhòng
博:广泛;济:救济。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
逞己失众chěng jǐ shī zhòng
逞:放任。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。
聪明出众cōng míng chū zhòng
聪明:聪敏有智慧。智慧超出一般人
超群出众chāo qún chū zhòng
指超出众人。
稠人广众chóu rén guǎng zhòng
稠:多而密。指人很多的场合。
众口之辩的含义(有口辩的意思)此文由小黄编辑,于2023-01-16 20:19:14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众口之辩的含义(有口辩的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99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