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振振有辞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振振有辞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振振有辞
成语名字:振振有辞
成语发音:zhèn zhèn yǒu cí
成语解释:振振:理直气壮的样子。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,说个没完。
成语出处:巴金《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?》:“这些人振振有辞、洋洋得意,经常发号施令,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。”
成语造句:
1、对此,这些媚俗化的批评家还气壮理不直的振振有辞,说这是遵从读者的民意。
2、但电视采访时,检察官却振振有辞地向记者解释不采信岳中伟证言的原因。
3、他喜欢用托尔斯泰的口吻振振有辞说:"归根结底,作家只不过是个工人。"。
4、接着他发表了长篇大论,振振有辞地把他心目中的未来的军队鼓吹了一番。
5、人的说话可以令人动容,情操高尚的诗句和振振有辞的演说,都会激发我们作一些伟大的事情,但却不能令我们返回神的怀抱。
6、振振有辞地说服了自己,归根结底是抵挡不了低房价的诱惑,我们终于搬了进来。
7、战火、死尸、难民以及各国首领们振振有辞�..
振振有辞的成语接龙
辞开头的成语
辞不达意cí bù dá yì
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辞不达义cí bù dá yì
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语本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
辞不获命cí bù huò mìng
谓辞谢而未获允许。
辞不意逮cí bù yì dài
辞:言词;逮:及,到。指言词不能把意思表达出来
辞多受少cí duō shòu shǎo
辞:推辞掉。受:接受。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。
振结尾的成语
龙骧麟振lóng xiāng lín zhèn
龙骧,昂举腾跃貌。麟振,语出《诗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鳞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。”毛传:“麟,信而应礼,以足至者也。振振,信厚也。”因以“龙骧麟振”喻将军恩威兼备。
声誉大振shēng yù dà zhèn
声望、名誉大大提高
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
委靡:也作“萎靡”,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萎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
形容意志消沉。萎靡:精神颓丧;不振作;颓唐:消沉;振:振奋。
一跌不振yī diē bù zhèn
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
振振有辞解释(振振有辞和振振有词的意思)此文由小唐编辑,于2023-01-16 20:19:01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振振有辞解释(振振有辞和振振有词的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99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