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陆易姜枝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讲述的是陆机与姜维的故事。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简短内容
1. 成语来源该成语来源于南朝宋·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其中记载了陆机和姜维之间的对话。
2. 故事内容陆机与姜维是同窗至交,但在一次会面时,陆机对姜维的“未当克复中原,何故不镇守此贼”的提问感到困惑。姜维的回答引用了《左传》中的典故,表示蜀汉的国君刘备死后,魏国的大将邓艾发动攻击,刘禅投降,姜维试图劝降,但未能成功。因此,姜维建议陆机不要轻易放弃中原。
3. 寓意“陆易姜枝”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兄弟之间感情深厚,但有时也会用来表示在关键时刻缺乏决断力或犹豫不决。
4. 用法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形容兄弟之间情谊深厚,或在某些关键时刻表现出的犹豫和缺乏决断。
请注意,虽然“陆易姜枝”与“路不拾遗”和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同属《世说新语》中的典故,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寓意和用法。在使用时,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。
“陆易姜枝”可能指的是陆龟蒙(约830年—约895年)与他的妻子姜淑芝的合称。他们是浙东名士,家住松江(今上海松江),妻子姜淑芝也是当地著名的贤妇。
陆龟蒙是唐代的文学家、诗人,字鲁望,自号江湖散人、天随子、梦里花主人等,他的诗文广受赞誉,有“文起八代之衰”之说。他的诗风格高古,善用比喻和拟人手法,作品如《记事》诗等,被后人誉为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。同时,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和书法家。
姜淑芝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妻子,她出身于清河崔氏,生有二子一女。在陆龟蒙死后,姜淑芝悲痛欲绝,每逢他的忌日,她都会到他的墓前祭奠,并洒泪为他哭泣。她的贞烈和深情也传为佳话。
“陆易姜枝”这个称呼,既体现了陆龟蒙和姜淑芝夫妇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,也彰显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感情。他们的故事和诗歌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陆易姜枝此文由小周编辑,于2025-08-16 12:41:17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陆易姜枝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614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