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語】: 寡不敵眾 寡的成語、眾的成語接龍
【拼音】: guǎ bù dí zhòng
【解釋】: 寡:少;敵:抵擋;眾:多。人少的抵擋不住人多的。
【出處】: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暗度陳倉的主人公是誰:韓信,通常是指用明顯的行動來迷惑對手,再使用讓人不備的策略,也形容暗中進行活動。:“寡固不可以墨守成規的主人公是誰:墨守成規的主人公是戰國時期的墨子。戰國時期,墨子善於守城,世人謂之墨守,後來以墨守成規指固執舊法,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。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,生前擔任宋國大夫。中國古代思想傢、教育傢、科學傢、軍事傢,墨傢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。敵眾。”《韓非子·難三》:“夫物眾而智窮,寡不勝眾。”
【舉例造句】: 王朗寡不敵眾,與白虎、周昕殺條血路,走入城中,拽起吊橋,堅閉城門。 ★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五回?
【拼音代碼】: gbdz
【近義詞】: 眾寡懸殊
【反義詞】: 旗鼓相當、勢均力敵
【歇後語】: 惡虎鬥狼群
【燈謎】: 隻羊入狼窩
【用法】: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戰爭等
【英文】: be outnumbered 【故事】:
寡不敌众(寡不敌众是什么意思)此文由小费编辑,于2023-01-03 03:10:09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寡不敌众(寡不敌众是什么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37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