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: bù qiú shèn jiě
【解释】: 甚:很,极。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【成语故事】:
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,小时候家里很穷,靠很少的农田维持生计。长大后,他曾几次做官,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,几次辞官回家。他不贪图荣华富贵,喜欢过清静悠闲的田园生活。在耕作之余,他勤奋读书,并自称为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意思是读书不要过于咬文嚼字,死钻牛角尖,应该深刻领会书中的要旨。这个成语洞见症结的主人公是谁:洞见症结的主人公是名医扁鹊,洞见症结这个成语出自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《史记》当中的《扁鹊仓公列传》,洞见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: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吕蒙,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出自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。症结的意思是,非常锐利的观察到了事情的问题所在,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之处。比喻读书不认真,理解不深入。
不求甚解的例句(不求甚解是民间故事吗)此文由小吴编辑,于2023-01-02 23:02:13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不求甚解的例句(不求甚解是民间故事吗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217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