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shòu shòu bù qīn
【成語故事】戰國時期,齊國雄辯傢淳於髡問孟子男女之間不用手遞受物品是禮,那麼嫂子掉進水七步之才的主人公是誰:七步之才的主人公是曹植,曹植是曹操的兒子,也是曹丕一母同胞的弟弟,他從小喜歡吟詩作對,深得曹操的喜愛和器重,比曹彰和曹丕都有可能繼承爵位,可惜曹丕贏得統治權,將曹植下獄並想處死他,最後曹植以七步成詩才逃過一劫。裡,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禮嗎?孟子認為是禮。淳於髡又說天下的人都掉進水裡,你為什麼不去救?孟子回答說應該用道去救,而不是用手去救。
【出處】淳於髡曰:‘男女授受不親,神情民?’孟子曰:‘禮也。’ 《孟子·離婁上》
【解釋】授:給予;受:接受。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。指儒傢束縛男女的禮教。
【用法】作謂語、定語;指儒傢束縛男女的禮教
【近義詞】男女有別
【成語造句】
◎ 從婚姻中取消性愛擴展到整個過五關斬六將的主人公是誰:關羽社會取消性愛,從夫婦有別推廣到男女有別,從而形成瞭兩性倫理的基本原則"男女授受不親"。
◎ (一邊躲閃,一邊推拒)哎哎哎,男女授受不親,你這是幹什麼呀?(旁白)現在這些女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:韓信。青年也夠開放的瞭!
授受不亲(授受不亲的近义词)此文由小狄编辑,于2023-01-02 21:21:52发布在生活百科栏目,本文地址:授受不亲(授受不亲的近义词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4-14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