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自相矛盾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自相矛盾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自相矛盾
成语名字:自相矛盾
成语发音:zì xiāng máo dùn
成语解释: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。矛: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;盾: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。
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
成语造句:
1. 你这样解释岂非是自相矛盾?
2. 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,肯定是在说谎。
3.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。
4.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,自相矛盾,需要进一步的修饰。
5. 你说你八点到,可已经九点了,你还没到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6. 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。
7. 我们无论做事说话,都要注意留有余地,不能自相矛盾。
8.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。
9.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、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。
10. 可见,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“忠孝节义”其实是自相矛盾的,蔡伯喈行..
自相矛盾的成语接龙
盾开头的成语
自结尾的成语
渊源有自yuān yuán yǒu zì
亦作“渊源有自来”。①有根据,有来源。②指有根底。
祖述有自zǔ shù yǒu zì
祖述:效法或遵循前人的行为和学说。指效法前人,又有自己的创新
自相矛盾发音(自相矛盾的发音)此文由小蒋编辑,于2023-01-16 19:42:49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自相矛盾发音(自相矛盾的发音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86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