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立是什么意思
“而立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读音为ér lì。它有几个不同的含义:
1. 三十岁:这是“而立”一词最为常见的意思。在古代中国,人们认为三十岁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阶段,应该有所成就和自我实现。因此,“而立”常用来指代三十岁这个年龄。
2. 立于不败之地:这个意义源自于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中的“此臣之所能必取者”,意思是在某种情况下,可以站在胜利的一方,即处于不败之地。这里的“而立”就是指立于不败的状态。
3.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:在法律上,“而立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已经成年,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。
此外,“而立”还是一些文学作品、歌曲以及品牌名称等中的创意词汇,如汪国真诗作《而立之年》,以及由崔健演唱的歌曲《而立》等。
总的来说,“而立”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,但通常都与三十岁这个年龄或者与之相关的成熟、自立等概念有关。
负手而立是什么意思
“负手而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fù shǒu ér lì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手站在那里,形容一个人傲慢或自负的姿态,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高傲或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。
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钱谦益的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·张季直司业》。原文描述了张季直(张孝纯)在德宗皇帝召见他时,故意装作不在意地回答问题,甚至顶撞皇帝。皇帝因此对他表示不满,但张季直却毫不在意,继续我行我素。等到皇帝要治他的罪时,他却说自己只是“负手而立”,意思是他只是背着手站在那里,没有做错什么。后来,“负手而立”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这种傲慢或自负的姿态。
“负手而立”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,通常带有贬义,暗示这个人可能过于自信或傲慢,不够谦虚或低调。
而立是什么意思(负手而立是什么意思)此文由小毛编辑,于2025-07-30 13:06:36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而立是什么意思(负手而立是什么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773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