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不识起倒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不识起倒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不识起倒
成语名字:不识起倒
成语发音:bù shí qǐ dǎo
成语解释:识:知道,认识。指不知好歹,不识时务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2回:“你那三个和尚已被我洗净了,不久便要宰杀,你还不识起倒?去了罢!”
成语造句:
不识起倒的成语接龙
倒开头的成语
倒绷孩儿dào bēng hái ér
绷:包扎。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。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。
倒背如流dào bèi rú liú
能很流利地把书本、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。形容读得滚瓜烂熟。
倒持干戈dǎo chí gàn gē
犹言倒持泰阿。干、戈,皆兵器。
倒持戈矛dǎo chí gē máo
犹言倒持泰阿。戈、矛,皆兵器。
倒持手板dǎo chí shǒu bǎn
见“倒执手版”。
不结尾的成语
进可替不jìn kě tì bù
见“进可替否”。
献可替不xiàn kě tì fǒu
献:进,提出;可:正确的;替:废,更换;不:通“否”,错误的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
不识起倒(不识起倒的拼音)此文由小褚编辑,于2023-01-18 21:27:31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不识起倒(不识起倒的拼音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452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