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不辨菽粟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不辨菽粟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不辨菽粟
成语名字:不辨菽粟
成语发音:bù biàn shū sù
成语解释: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成语出处:清 龚自珍《农宗》:“婢妾之养不备,则不世;祠祭弗如式,不世;不辨菽粟,亦不世。”
成语造句:
不辨菽粟的成语接龙
粟开头的成语
粟陈贯朽sù chén guàn xiǔ
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。同“粟红贯朽”。
粟红贯朽sù hóng guàn xiǔ
粟:小米;红:指腐烂变质;贯:穿线的绳子;朽:腐烂。谷子变色了,钱串子损坏了。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。
不结尾的成语
进可替不jìn kě tì bù
见“进可替否”。
献可替不xiàn kě tì fǒu
献:进,提出;可:正确的;替:废,更换;不:通“否”,错误的。指劝善归过,提出兴革的建议
不辨菽粟的含义(不辨菽粟的意思)此文由小贺编辑,于2023-01-18 03:18:28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不辨菽粟的含义(不辨菽粟的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336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