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鸣金收兵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鸣金收兵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鸣金收兵
成语名字:鸣金收兵
成语发音:míng jīn shōu bīng
成语解释: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
成语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卢先锋兵到,见孙安勇猛,卢先锋令鸣金收兵。”
成语造句:
1. 曹操望着自己军队被杀得血流漂杵,尸积如山,只好鸣金收兵,徐图东山再起。
2. 托塔天王李靖见两将俱败,不能取胜,便急忙鸣金收兵.
3. 以色列的目标不仅仅是挫败真主党然后鸣金收兵.
4. 沙斯战役还没有到可以鸣金收兵的时刻.
5. 一名边防安全部队卫兵在香提路径参加鸣金收兵仪式,此处坐落着最多的外国大使馆。
6.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,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,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,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,试图看个究竟。
7. 两者合并的目的除了估值上好看一些之外,还在于鸣金收兵,较少消耗,提升一下利润率,把烧出去的钱弄回来一�..
鸣金收兵的成语接龙
兵开头的成语
兵不逼好bīng bù bī hǎo
兵:出兵打仗;逼:威胁;好:指友好国家。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
兵不接刃bīng bù jiē rèn
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兵败将亡bīng bài jiàng wáng
兵:军队。军队打败仗,将官阵亡。形容作战失败
兵败如山倒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
兵:军队。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,一败涂地。
兵不污刃bīng bù wū rèn
犹兵不血刃。
鸣结尾的成语
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bǎi huā qí fàng,bǎi jiā zhēng míng
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
百家争鸣bǎi jiā zhēng míng
百家: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;后指各种政治、学术思想;鸣:指发表意见。我国春秋战国时代;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;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;如儒、道、法、墨、阴阳、名、纵横、杂、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。他们各自著书立说;在政治上、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;后世称为百家争鸣。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。
不平而鸣bù píng ér míng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
不平则鸣bù píng zé míng
鸣:发出声音;指有所抒发或表示。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。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;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。
电闪雷鸣diàn shǎn léi míng
闪电飞光,雷声轰鸣。比喻快速有力。也比喻轰轰烈烈。
鸣金收兵解释(鸣金收兵的意思解释)此文由小水编辑,于2023-01-17 20:35:38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鸣金收兵解释(鸣金收兵的意思解释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251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