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成语声色俱厉的详细解释、读音以及声色俱厉的出处等。提醒学生在练习写作文的时候,丰富的成语储备也是不可或缺的哦。
声色俱厉
成语名字:声色俱厉
成语发音:shēng sè jù lì
成语解释:俱:全;都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明帝纪》:“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:‘皇太子何以德称?’声色俱厉,必欲使有言。”
成语造句:
1, 老校长声色俱厉地批评了小王。
2, 伙计一不留神,把咖啡泼在西装少年的身上,少年即刻声色俱厉地斥责他一番。
3, 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歹徒,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。
4, 她插身进来,讲得声色俱厉,使得经理哑口无言。
5, 警察声色俱厉地喝住鄂徒,要他立即放下武器投降。
6, 老师一反平日的温和,声色俱厉地要求我们团结。
7, 弟弟这次的过错实在无法轻饶,难怪母亲声色俱厉地责骂他。
8, 我和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看到声色俱厉的歹徒,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,心吓得碰碰狂跳。
9, 老板声色俱厉的责备把聚集在办公室外的�..
声色俱厉的成语接龙
厉开头的成语
厉兵秣马lì bīng mò mǎ
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厉兵粟马lì bīng sù mǎ
磨快兵器喂饱马。指准备作战。
厉精更始lì jīng gēng shǐ
厉:振作,奋勉;更始:除旧布新。振奋精神,进行革新。
厉精求治lì jīng qiú zhì
厉:振作,振奋;治:治理国家。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
厉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
图:谋求,设法。厉:奋勉。治:治理。振奋精神,设法把国家治理好。亦作“励精图治”、“厉精求治”、“厉精为治”。
声结尾的成语
北鄙之声bēi bǐ zhī shēng
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
兵贵先声bīng guì xiān shēng
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。
比肩齐声bǐ jiān qí shēng
比喻地位、声望相等或相近。
百口同声bǎi kǒu tóng shēng
大家所说的都一样。
百舌之声bǎi shé zhī shēng
比喻唠叨、多嘴。
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(声色俱厉的声色俱是什么意思)此文由小蒋编辑,于2023-01-17 17:47:39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(声色俱厉的声色俱是什么意思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2185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