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qū yán fù shì
【成语故事】宋真宗时馆阁校理李垂上书治理黄河水灾,特著书《导河形胜图》,由于宰相丁谓的阻拦没有得代父从军的主人公是谁:花木兰,汉文帝时,为抗击匈奴的入侵,大量扩军,按照当时的制度,木兰之父魏弧当应招,然而魏弧年已过四十,木兰的弟又小,加之木兰自幼习武,弓马娴熟,遂男扮女装,代父从军。到实施,好心人劝他去拜访丁谓,李垂不但不去巴结,反而抨击他,被贬出京。后来回京,李伯康劝他去拜见新宰相,他说他不会去趋炎附势的。
【典故】今已老大,见大臣不公,常欲面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: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庄王,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出自《韩非子·喻老》。折之。焉能趋炎附热,看人眉睫,以冀推挽乎? 《宋史·李垂传》
【释义】趋:百步穿杨的主人公是谁:养由基奔走;炎:热,比喻权势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
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【近义词】曲意逢迎、如蚁附膻
【相反词】刚正不阿
【其它使用】
◎ 其中,既有属于敌我对抗性矛盾的"代表性人物",也有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"趋炎附势者",当然也有"推一推"就过去、"拉一拉"就过来的"帮凶"、"走狗"或"奴才",更有一些说了不少糊涂话做了不少糊涂事的"糊涂人""糊涂官"。
趋炎附势(趋炎附势的拼音)此文由小曹编辑,于2023-01-02 21:51:28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趋炎附势(趋炎附势的拼音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159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