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拼音】zài suǒ zì chǔ
【成語故事】秦朝大臣李斯年輕時上廁所見到老鼠爭吃蛆吃,見到人來後倉皇逃跑,到官倉時見到老鼠們正在細嚼慢咽,根本不理會人。李斯不由感慨萬分,同是老鼠竟有天壤之別,生活的環境不同,爬上去為賢者、君子,淪落下層的就是愚暗度陳倉的主人公是誰:韓信,通常是指用明顯的行動來迷惑對手,再使用讓人不備的策略,也形容暗中進行活動。民、小人。
【典故】斯入倉,觀倉中鼠,食積粟,居大廡之下,不見人犬捶胸頓足的主人公是誰:劉備之憂。於是李斯乃嘆曰:‘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,在所自處耳!’ 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
【釋義】處:處理。在於自己如何處世。形容在一定的環境中,要自己選擇立足之處。
【用法】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面語
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誰:出自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,故事的主人公是重耳。成語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,不與相爭。鼠
在所自处(在所自处读音)此文由小花编辑,于2023-01-02 21:42:27发布在知识大全栏目,本文地址:在所自处(在所自处读音)http://www.qquuu.com/detail/show-23-1540.html